正在加载

《桃花扇》说开去

花了一个上午,终于把《桃花扇》看完。如介绍里一样,一幅南明的生活画卷。一场离合事,一部兴亡史。末尾附送的记录片提了个这样的问题:为何康熙后昆曲就难有发展?一个教授认为的主要原因便是缺乏了剧本的支持。我想不了更深层次的东西,因为我不是中文系的学生,也就更谈不上深入地了解戏文了。只是从观众的角度看,后来的“昆曲”的确是走进了死胡同的。即使是后来有人试图复兴,却并不能改变“昆曲”衰落的现状。上世纪二十年代“传”字辈艺人在上海的败走麦城,可以说是“昆曲”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了,于是不少人认为它的衰落源自于“新媒体”的兴起,看起来和如今“京剧”的衰落是一样的。但我认为这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,因为早在传字辈艺人,甚至是“京剧”兴起之前,“昆曲”就开始衰落了。“花雅之争”只是到了一个高潮。再者那时“京剧”作为“新媒体”和我们今天定义的“新媒体”还是有很大区别的。至少,它在表现形式上不仅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创新,反而借鉴了“昆曲”诸多手法。大的变动也仅仅是在叙述手法上更白话了一些。所以,“昆曲”的衰落和“京剧”的兴起关系是不大的。待到二十年代,“昆曲”早就衰落了,“电影”“唱片”的冲击更是不能成为理由。
记得在一本书上看过一位先生说过:“昆曲”的衰落是缺乏了剧本的支撑。这个说法更符合历史规律一些,比“昆曲”更早的“北戏”的衰落也是应该缺乏了剧本这样的灵肉,最终被街头小调所取代。固然,戏文的舞美,妆容记忆剧本的文学性都是很重要的,但往往一个故事真正打动人心的还是它触手可摸的故事,只有那样才能在观众心中产生出共鸣。即便是“南柯记”这样的作品也能让人生出“人生如梦”的这样的感慨的。而随着清朝对“桃花扇”这样的剧本的排斥,以叙事见长的“昆曲”也渐渐走到了难为无米之炊之地。其实不光是戏文,何艺术形式缺少剧本这根支柱都是不可能长期生存的。在一个连创作都谈不上自由的环境里,整体水平的滑落也就没有什么奇怪了。应该说,这对今天艺术的发展是应该起到某些警示作用的。前两天,一个朋友和我谈起报纸的衰落,我跟他开玩笑说:别说你,就是以前我自己在报社工作的时候,我自己都不从来不看报纸。这就是我们传统媒体的尴尬现状,就是一个早被供好的神仙,样子神情都已画好,只不过就是放在不同的庙里供人参观罢了。
历史就是这样,往往在某些时候出现巧合。这样的一幕和当年“桃花扇”的遭遇的是那么的相似。统治者总是诚惶诚恐地发生各种各样的变故,但许多时候,都只不过是他们自己的自作用心罢了。戏文少了剧本无法存活,其它出版文艺形式少了“剧本”也就自己走进了死胡同。然而,这绝不会是最后的结果。百年后,人们再看《桃花扇》,不但是感叹他的美妙,也会对康熙做出更准确的认识。

0 留言:

发表评论